1岁多的宝宝大脑神经控制肌肉的能力还不成熟,在熟睡时还不能察觉到大脑发出的信号,所以还是会经常尿床。但是,这种现象也不是完全不能避免的。对于这件事情,首先妈妈不要过于着急,当发现宝宝尿床时不要斥责他,而是应从现在起开始给宝宝制定一个合理的生活制度,这样便可逐渐减少夜里尿床的因素。晚饭时避免让宝宝喝太多的汤,睡前1小时不要给宝宝喝太多的水,临睡前一定要让宝宝排尿后再上床睡觉;夜里妈妈注意每隔3-4小时,就叫宝宝起来排尿。
**让宝宝起来排尿时,一定要醒透了再坐盆,否则不利于形成自觉排尿的习惯。一般来讲,很多宝宝在刚一开始训练时并不能与妈妈很好配合,可能在妈妈叫他起来排尿时哭闹或发脾气,不能很听话地坐在便盆上排尿。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千万不要发火或表现出不耐烦,应该耐心、细心地观察宝宝的排尿时间和规律。这样,妈妈就逐渐会在宝宝要排尿前叫醒他坐盆,慢慢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夜里不再尿床了。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儿童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常发生在白天和(或)夜里的尿 床或尿裤的现象。主要是指功能性遗尿,不包括神经系统障碍、癫痫发作、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尿路结构异常等所致的膀胱功能失控引起的遗尿。
排尿是脊髓和大脑神经中枢的一种复杂的反射作用。当尿在膀胱内积蓄增多时,牵张 感受器使之受刺激而兴奋,然后冲动沿盆腔神经传人达骶髓的排泄反射初级中枢,同时冲动 传到脑干及大脑皮质高级中枢,大脑经过整合信息后发出如厕的传出冲动,待排泄的准备工 作完毕,再发出排泄的信息,经传出神经调节使外括约肌松弛,排出小便。当出现尿意但环 境不允许排尿时,大脑则发出命令,暂时遏制排泄的意愿。这种有意识的控制排泄的功能, 需要大脑发育成熟到一定的程度,同时也要经过学习和训练才能完成。
正常儿童控制排泄 的年龄差异很大,2岁以内者一般不能自行控制大小便,2~3岁的儿童约50%以上能自行 控制,但对夜尿的控制还较差,4~5岁的孩子约80%可以控制排泄,4岁以上者绝大多数能 自行控制大便排泄,5岁以后均能控制夜尿,儿童控制排尿是有一定顺序的(表8—1)。成功 地控制小便,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习惯于控制自己直到膀胱充盈时才去排尿。②能够 在需要时产生排尿意识。③当膀胱充盈时,能够根据情境适当延迟排尿时间。
扫描二维码关注儿童医院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