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脑瘫儿的抱法
应用正确方法抱脑瘫患儿,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可以纠正脑瘫儿的一些不正常的姿势;同时也刺激了脑瘫儿对头颈部的控制能力。
痉挛型脑瘫:患儿母亲一手托住孩子的臀部,一手扶住孩子的肩臂部面对面把孩子双臂伸开,分放在母亲的两侧肩膀上,两腿分开分放在母亲两侧髋部或一侧髋部前后;头可以枕在母亲肩上,也可以与母亲面对面。
手足徐动型脑瘫:将患儿抱起前,家长双手从患儿身后腋下穿出,用手掌按压患儿的腹部,使他的背部紧紧贴住自己的身体。同时,用自己的手臂将患儿的胳膊推向前。
2、脑瘫儿的睡眠姿势
脑瘫儿由于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头很艰难的摆正位,长长是倾向一面,并且头紧紧的贴在枕头上,长久的保持这种姿势将会发生脊柱关节的变形,所以不良的睡姿回影响小儿脑瘫患儿的正常发育。
3、坐位体位
伸腿坐位,伸腿坐位时,双侧髋关节屈曲、外展、膝关节伸展。该体位是脑瘫患者坐位训练的较好体位。盘腿坐位, 盘腿坐位时,髋关节屈曲外展、膝关节屈曲的状态下使臀部负重。
3、膝立位体位
膝立位是站立的基础,膝立时大腿及小腿内侧着地和臀部着地形成所谓的“W”形坐姿。对于臀部和膝部屈曲内收、屈肌痉挛严重的脑瘫患儿膝立时,操作者**控制好其髋部。
4、站立体位
站立是行走的基础,正确的静态站立体位是站直,头居中,躯干伸展,双肩与双髋分别出于水平平位。动态的站立体位是指站立时头、躯干、四肢各部位可任意的进行,适当活动而乃能保持平衡。患儿能保持坐位平衡后,可进行站立训练。
5、行走体位
迈步训练 从站立到行走实际上是身体打破静态平衡获得动态平衡的过程,是支配、平衡、协调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患儿能独站和跨步站立的基础上,可在进行迈步训练。先让患儿保持站立体位,操作者可先帮助患儿左右移动躯干,以获得重心的调整能力。
扫描二维码关注脑瘫治疗专家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