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宁武警骨科医院 >关节炎会偷袭心血管?

关节炎会偷袭心血管?

南宁武警骨科医院 2014-05-09
关节炎会偷袭心血管?

关节炎和心血管疾病看似不相关,但其实蕴含了高风险。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其心血管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普通人群高。

目前认为,类风关是心血管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也就是说,类风湿关节炎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资料提示:与普通人群相比,类风关患者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高50%~60%,而且发生更早,更加致命。对于病史超过10年的类风湿病人,心肌梗死发病率增加3.1倍。

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增加的原因

大家知道,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血管病变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一个重要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指标,并可以预测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无论是类风湿病人还是健康人,系统性炎症均可增加血管内膜中层和颈动脉斑块厚度。

大多数心血管事件发生是由于粥样斑块不稳定,而类风湿的慢性炎症使得粥样斑块较非炎症状态时更容易也更早破裂,从而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

策略:恰当的抗风湿治疗,有效管控危险

我们已经知道,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控制欠佳是一种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持续炎症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相关,所以有效控制类风关的病情活动,是有效管控心血管危险的必然选择,病人将从恰当的治疗中获益,例如在临床上治疗类风关的最常用药物甲氨蝶呤,以及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缓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

甲氨蝶呤(MTX)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既经济又十分有效的控制病情的抗风湿药物,可降低病情的活动性,提高病人的关节功能及降低炎症。MTX 使用1年以上者较未使用者,其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可降低70%。

缓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生物控制病情的抗风湿药物。近年的观察数据显示,此类药物使用后可减少 50%~70% 心血管病的风险,而且风险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并可能降低颈动脉斑块和内膜中层厚度进展的风险。但由于此类药物的费用较为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此外,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可通过如下措施来改善心血管并发症的预后:减轻体重和戒烟;使用他汀类降脂药,高血压病人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遏制剂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降压,因为它们有潜在的抗炎作用。

文章评论

该文章暂无评价,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