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圣安儿童医学中心 >对孩子无微不至,是一种“伤害”!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的一个小岛上。它们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
岛上住着老渔夫和他的妻子,见到这群天外来客,非常高兴,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精心喂养天鹅。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南飞。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获取食物,老夫妇就敞开茅屋让它们在屋子里取暖并给它们喂食,直到第二年春天湖面解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这对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终于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可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期间饿死了。
故事中渔夫夫妇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天鹅百般呵护,管吃管住,而且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奉献着爱心,人们不禁要感叹了:“多好的一对夫妇,多么幸运的天鹅!”
然而,天鹅悲惨的结局又告诉我们,正是渔夫夫妇这种过分的爱,使天鹅沉溺在悠闲安逸的生活中,养成了惰性,丧失了生活的本能和生存的基础,无法再适应环境,最终被变化了的环境所吞没!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子女营造舒适安逸的爱之窝啊!
孩子小时,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不让孩子干一点点家务活、吃一点点苦、受一点点累,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老爷生活;
孩子大了,又要忙着给他们谋个旱涝保收日不晒雨不淋的好职业,还想着要给他们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至少也要留一套房子,哪怕自己为此吃尽苦受尽累也心甘情愿……
这就是典型的“渔夫夫妇”式的父母和他们博大无私的爱!然而,想想天鹅的结局,我们还能对这爱肃然起敬吗?
其实,这种“无微不至”的爱,这种一味营造舒适安逸的爱,恰是人生的“陷阱”。陷入此“阱”的人,除了依赖和惰性,他们一无所有。
一旦生活中出现“湖面封冻”,他们的结局绝不会比天鹅好到哪里去。
人们固然需要爱,但是,当这爱变异为一种安乐的馈赠、一种包办一切的呵护时,它就不再是爱,而成了一把能置人于死地的温柔的刀子!
做父母,你需要学会心上插把刀
经典心理学名著《少有人走的路》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人生苦难重重。”
“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一旦我们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然而,大部分人却不愿正视它。在他们看来,人生本该既舒适又顺利。他们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自己生而不幸。他们总是哀叹无数麻烦、压力、困难与其为伴,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是苦难重重,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如此。合格的父母,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况且,社会飞速发展,很多新出现的职业,爸爸妈妈辈根本没有听说过。一个孩子告诉我,“我爸妈眼里,世界上只有五类职业:公务员、医生、老师、国企员工、经商。只要不属于前四类的,统统叫经商。前几年连经商都不叫,直接说‘个体户’。”
如果用这个标准划分,那么近年来大热的互联网和金融行业,都是“个体户”。
父母在医生、老师、公务员里打拼了一辈子,却不得不面对传统行业日渐衰落、新兴行业冉冉升起的形式。
到头来,孩子想要更好的发展,还是要去新兴行业打拼,爸爸妈妈积攒了一辈子的行业人脉根本没用上,真正在孩子将来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面对风雨、面对困难的坚韧不拔,自立自强。
孩子心理上也需要“蹒跚学步”
每一次,当你看到孩子独自挣扎,看到孩子渴求的眼神时,即便你当时心里非常难受,但是当你想到孩子将来能够独自生活,这个苦自己要吃下来。
这个苦也是你作为妈妈必受之苦,而孩子成长的苦他一定要经历的。
每个孩子刚开始蹒跚学步,如果摔倒了,马上扶一下,每一次都这样,孩子永远也学不会走路。
但路肯定是要他自己走,我们肯定不会抱着孩子,一直把所有的路帮他走,你抱着的孩子,永远都不会走路的。
从心理上来讲,孩子也有这样一个蹒跚学步的过程,而心理的这个过程是我们很多人不知道、不了解的。
之所以有些家庭养出体格比较健壮,而人格、能力有缺陷的孩子,就是因为父母在心理上没有帮助孩子完成蹒跚学步。
孩子这一辈子一定会遇到很多艰难困苦,这些苦不是父母用物质上的弥补或者精神上的溺爱就能过去的。
真正的有能力的父母,能够真正培养一个能够承载自己生命责任的孩子。
做每一件事,说每句话都要想到,能够帮助培育孩子独自面对生活风雨、驾驭跌宕起伏世界的能力。
为了帮助孩子成长,忍着内心的痛苦,才是更负责任的爱。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天津圣安儿童医学中心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