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抑郁症家属认为只要让患者摆脱抑郁的低落状态,便会改变其消极状态,患者的病情自然得到好转、甚至完全康复。
事实上,对于抑郁症患者,不良的思维模式或者认知障碍才是抑郁的主要根源。
1、自我否定
一个**对心仪的女生表白,结果,女生以“有事”为由拒绝了她。**陷入自我否定的状态,认为自己长的一般,工资不高,所以,他才会拒绝我的。
很多抑郁症患者经受不住任何打击,即使只是一丁点的负面影响,他们也会对自己产生全面否定。
2、罪责归己
这种不良认知是内疚之母,具体表现为生活中任何一件负面事件,尽管与你没有任何关联,但你任会武断地将错归咎于自己,认为是自己的错。如:男朋友生病没能上班,你会将错归咎于自己,认为是自己没有照顾好他。
3、非此即彼
这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具有一定倾向性。如:一次考试失利,你就会想,我是一个失败的人,最简单的考试都难以完成,那我还有什么用呢?这种思维方式是不现实的,因为在生活中很少有两极分化的现象。
4、过滤性选择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同时呈现两幅面孔给抑郁症患者时,一个是喜悦的,一个是悲伤的。抑郁症患者第一眼注意到的悲伤的面孔,很少注意到喜悦的面孔。总体来说,抑郁症患者看待问题时,会有这样一个心理加工倾向:在生活中,关注的负面情绪要远远大于正面情绪。
6、灾难化
这样的思维方式的最大特点是“放大”和“缩小”。具体表现为无法对发生的事或者事情的走向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不是过分放大就是过分缩小。多数抑郁症患者具有自卑的倾向,喜欢将自身的错误、不完好不断放低放大,对自己的优点不断缩小。
7、情绪化推理
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你把情绪当成了事实的依据。你每次的情绪低落,几乎都有情绪化推理在起作用。在你看来,事实是如此不顺利,那么实际情况就肯定是这样,你甚至都没有想到过要去质疑导致你这种感觉的假设是否正确。
这种推理是一种误导,因为你的感觉反映的只是你的想法和信念,如果它们是歪曲的,那么你的情绪就会失去了正确性。
8、自我评判
你总是不自觉地对自己、别人和事物作出一些好与坏、优与劣的评价,而不是单纯地描述、接受和了解。这种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你经常任意地判断事情,总觉得它们不完好。
例如:
他的篮球打的多棒,而我呢,就算是打了一个学期,都还是不如他。
瞧瞧他多成功,和我同时进公司,他已经成为部门主管了,而我却一事无成。
当我们将自己与别人或其它事物作对比的时候,往往伤害最大的就是我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要知道,这个世界不是完好的,我们每一个人也无法做到完好。但有着这样思维模式的人,却一直对自己苛求完好,进行自我加压,这将成为导致他抑郁的重要因素。
扫描二维码关注江西安康中医院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