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辽宁省沈阳脑康中医院 >探究丨你是怎样一步步把孩子养出心理疾病的

探究丨你是怎样一步步把孩子养出心理疾病的

辽宁省沈阳脑康中医院 2018-10-15
探究丨你是怎样一步步把孩子养出心理疾病的

  无数父母都在努力想做个好父母,目的就是希望孩子一生快乐幸福,可却从没想过,儿时过于保护他们,避免让他们不幸福,竟会剥夺他们成年后的幸福感!

  你的过度体贴,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其实,伤害孩子的不是“体贴”,而是“过度体贴”!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父母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孩子体验到哪怕一丁点的不适、焦虑或者失望,当孩子长大,或是对一切没有热情,或是面对正常挫折便会以为事情严重出错。

  如果孩子不曾体验痛苦的感觉,就无法发展“心理上的免疫力”,这就像身体免疫系统发育的过程,得让孩子接触病原体,不然身体不知如何应对进攻,所以,孩子必须接触挫折、失败和挣扎。

  那么,被父母“过度体贴”对待的孩子,会失去哪些人生抗体呢?

  1、不愿长大

  小L由妈妈单独带大,第一次离家上大学时对一个人的生活做了各种规划。不到一个月,妈妈就追到了学校,买这买那,收拾屋子,之后每学期都是如此。如今35岁的他跟女朋友谈恋爱7年迟迟不结婚,理由是:跟妈妈生活很舒服,也很习惯。

  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能长大,而是父母不让他们长大。这样的父母是在依赖孩子填补自己的感情空洞。可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人生路更加顺利,就应该每天为他们将来的离开做好准备。

  2、不自信

  当父母为了增强孩子的自信而总说孩子“做得好!”不仅仅是孩子第一次自己学会穿鞋,而是每天早上穿鞋时都这么夸赞,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很特别。或者,父母刻意回避孩子的缺陷,只是不断肯定和鼓励。当孩子长大,一方面如果没有得到源源不断的褒奖就会丧失安全感,另一方面则是从来不对自己的优势自我肯定。

  3、没有安全感

  不管是什么事情,大人都会给他两个选择。你今天想吃烤面包还是煮饺子?;或者周末你想去公园还是去沙滩?正所谓自己不能参与决定就不公平。进入社会后,这个孩子一定很沮丧,因为他会发现,很多事情自己都不能做决定。大多数父母都认为给孩子多种选择可以培养他们的力量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更有控制力,更有安全感。但实际上,太多选择反倒可能会使人更加沮丧,更加失去控制。

  专家提示:别再执着于如何做父母才是“对”了。或许我们更该做的,是学会如何做一个“过得去”的爸爸或妈妈。我们体贴投入地引导孩子顺利通过童年的种种考验和磨难,却恰恰成了他们成年路上最大的磨难。


文章评论

该文章暂无评价,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