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辽宁省沈阳脑康中医院 >“世界精神卫生日”:从重视精神心理问题开始

“世界精神卫生日”:从重视精神心理问题开始

辽宁省沈阳脑康中医院 2018-10-12
“世界精神卫生日”:从重视精神心理问题开始

  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生活困顿的范进着实体验了一把“过山车”式的精彩人生。从中举前被岳丈“教导”和“揶揄”,到中举后四邻的“趋炎”和“逢迎”。不难体味到其中的人间百态和五味杂陈。而范进的“疯”,与其说是“欢喜狠了,迷了心窍”,倒不如说是一个人的压力突然释放而产生的精神反弹。

  看来,精神压力并不是现代社会所独有的,只要是身处社会之中的,每个人都多多少少背负着一些无形的包袱。我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时候,是否也重视了精神文明的提升呢?科技和网络的进步,真的能减轻生活的压力吗?在灯红酒绿的都市,又有多少人是真正感到快慰呢?

  从“虐猫”的网红,到“路怒”的司机。从富某康跳楼的员工,到“高考工厂”自杀的少年。每次事件一出,借助网络的传播,都会掀起一场全民的批判。但不消几日,便又归于平静。毕竟谁又会为网络另一端的陌生人担忧呢?大家多是将眼光聚焦在事情本身,谴责、抨击。而引发问题的根源却没有多少人去真正关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有4.5亿的精神障碍人群。其中75%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或许“精神分裂症”、“多重人格障碍”这样的名词只在电影中听到过,但压力、易怒、情绪低落、钻牛角尖这样的情绪其实并不陌生。甚至就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那我们可曾想到,这其实也是一种精神心理问题。

  如果用考试的分数来举例子:100分是心理完全健康,低于60分是患有精神心理疾病的话。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处在60分到80分这个区间来回波动。或许有那么几次冲动或是情绪低落的体验,那就是距离“不及格”仅差一点的时候。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距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越来越远。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巨大的信息量和各种各样的诱惑与选择,不停的在考验着我们的承受能力。古人或许能平淡的过完一生,而我们从小到大所经历的变化,甚至是前人几代人都不曾想到的。

  精神心理问题,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但因为它的特殊性,使人们大多数时候并不能意识到问题的发生。以至于“积小疾而成大患”。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发起的第26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从1996年开始,我国每年都会在这一天进行精神心理方面的宣传。可宣传了26年,又有多少人记得这个其实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日子呢?

  恐怕,要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每个人都有“100分”的健康心理,还是要从重视这一问题开始!


文章评论

该文章暂无评价,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