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遇秋则悲”可以说是人延续千年的一种情感。不仅是柳三变,杜甫也有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怀,刘禹锡更是发出“自古逢秋悲寂寥”的哀叹。
若是探究这种情感的根源,恐怕不能脱离开文人士大夫的这个群体来讲。
自古以来,痛苦就是艺术的源泉。的文人群体,也大多是以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为主。在秋风驱赶着落叶“萧萧而下”的时节,难免会联想到自身,以物伤怀。
再则,中秋时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时候。但既有“聚”便会有“散”。秋风伴离别,黄叶铺前路。总归是难以让人积极面对的。
但试想,在田间劳作了一年的人们,同样的季节却将要收获劳动的成果。恐怕是不会发出“悲寂寥”的感叹的。
所以,“悲秋”与其说是对秋的感伤,不如说是借以自哀。
按照现代科学的说法,秋季气温下降,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降低,身体的各项机能均会收到遏制。难免会出现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乃至心慌、失眠、多梦的情况。这样的症候被称为“低温抑郁症”。
这就不难解释诸国,为什么会人口负增长,离婚率居高不下了。
其实,要避免“低温抑郁”的困扰,也很简单。不妨从三个方面入手:
运动
体育锻炼能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和心理变化,较适宜的运动项目有慢跑、户外散步、跳舞、游泳、练太极拳等。
饮食
维生素B有助于改善情绪,不妨尝试全麦面包、蔬菜、**等。
移情
遇到负面情绪,不如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工作、访友、出游等活动中。甚至观看一部喜剧电影,都会有不错的效果。
四季更替,天道自然。面对萧瑟的景象,我们也不必太过伤感。毕竟几个月之后还会有“春风又绿江南岸”呢!
扫描二维码关注江西安康中医院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