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件事,是我们生存于职场生涯中的一项基本准则,可是随着科技的发达,我们在制定好了计划之后,往往不能够及时的完成,也会将这件事的时间一直往后延迟,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患上拖延症?
拖延症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其实严格来说,拖延症甚至算不上一种“症”。无论从国际通用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V)还是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中,你都不会找到拖延症的名字。这既是因为大部分拖延都没严重到“病”的程度,也因为同样的拖延行为,反映的却可能是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它应该是很多种“病”而不是一种“病”。其中,这五个原因是最常见的导致拖延原因:
一、是诱惑导致的分心。
我们身处一个擅长制造诱惑的时代。精明的商家根据人们的各种需要制造了各种丰富多彩的诱惑,房子、车子、各种精致玩意,他们通常都被包装成各种幸福生活的梦想兜售,不断吸引着你的眼球,刺激着你的大脑。研究大脑运行机制的认知神经科学家还发展出了一个叫“神经营销学”的新领域,仔细翻检大脑的每一个薄弱环节,研究如何设计制造出更多的、更有效的诱惑。薄弱的意志力和精心设计的诱惑之间的战争实在不对等,在诱惑的重重包围之下,意志力经常节节败退。
二、对压力的逃避。
很多人觉得,压力会带来动力。没有压力我们会变得更懒散和拖延。因此,给自己压力往往成了这些人战胜拖延的“秘诀”。我们对懒惰自我的策略,是拖延之前,对自己恶狠狠地恐吓,而拖延之后,对自己进行强烈的谴责,所以我们经常一边自责一边拖延。
压力和动力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倒U型曲线。当压力强度在曲线转折点的那个较好值上,人的潜能最容易被激发,压力最能创造动力。但是过了这个值以后,压力会产生更多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三、是对失败的恐惧。
与我们的常识相悖,拖延症患者并不都是没有上进心,相反,很多人甚至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拖延症患者中,也有很多的完好主义者。他们对成功的想法是一根筋的,有时候一次考试失败都能动摇他们整个人生信念,觉得自己就此完蛋。正因为这样的信念,他们有时候宁愿在自我批评中拖延,也不愿意去面对费力挣扎却仍然失败的风险。拖延,成为了逃避失败风险的无奈选择。
四、弱者反抗的工具
控制感是人的基本需要。我们都希望自己能为自己做主。可是在社会分工和组织序列中,深处底层的我们不得不听从老板或客户的指挥。
当领导不得人心、官僚之风横行,我们表面唯唯诺诺,转身偷偷骂娘时,一场争夺控制感的战争就悄悄地发生了。这场战争本来就不对等。战争的一方有资金和权力,能左右我们发展和未来,而我们拥有的武器,唯有拖延。当老板交代:小陈,赶紧去把这件事做了。你表面爽快答应,心里却充满抵制时。当老板再三问你什么时候能做完,甚至表现出无奈时,你在内疚之余表现出一种快感。拖延成了组织中的弱者表达不满的反抗工具。只是,这种反抗,最终伤害的恐怕还是他们自己。
扫描二维码关注江西安康中医院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