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可以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是名牌大学毕业、才华横溢、样样精通呢?但孩子终究是孩子,顽皮、任性,不能体会父母的一番苦心,由此激怒了父母,从而以打骂的形式教育孩子。事实上,这样的教育,只能让孩子得到暂时的服从,从长久的角度,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还有可能导致孩子心理扭曲,形成急躁、易暴的脾气。
父母打骂孩子是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以下几点影响:
一、伤害孩子自尊心。孩子虽然小,但自尊心意义已经存在,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有的父母喜欢在别人面前教育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长记性,避免以后再犯错。殊不知,父母这样的行为伤害了孩子自尊心,使得孩子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养成自卑心理。
二、迫使孩子说谎。孩子犯错是不可避免的,父母太过严厉,孩子犯了错之后,自然是不敢承认的。为了逃避惩罚,孩子只能对父母说谎,瞒天过海,导致孩子学会看人脸色、见风使舵的不良性格。
三、恐惧心理。有这样一个真实的小故事。一个男孩犯了错,爸爸很凶。孩子战战兢兢的坐在沙发上,爸爸扬起手要打孩子一巴掌,孩子被吓的右腿一哆嗦。后来,这个男孩当了司机,但右腿哆嗦的毛病一直跟着孩子。只要孩子紧张,右腿便会哆嗦,对于孩子未来当司机的事十分不利的。
四、孩子易养成粗暴的性格。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孩子便会默默的接受,并将这些转移到心爱的玩具或者同学上。当孩子和其他孩子产生不愉快、受到言语攻击、产生冲突的时候,孩子很容易对他人进行身体攻击,以暴制暴。长此以往,孩子的行为教育得不到规范,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离家出走,远离父母,混迹社会。究其原因,只因父母不恰当、粗鲁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偏离人生轨迹,踏上不归路。
五、父母丧失威信力。孩子犯错,父母只是一味的责罚,而不进行正确的教育,很容易丧失作为父母的威信力。有个5岁的孩子挨了父亲的打之后,指着父亲说:“你有什么本事?就会欺负小孩!”父亲说:“我打孩子反而让他瞧不起我,当时真有点无地自容的感觉。”。孩子的一句话让父亲在孩子面前抬不起头,同时作为父亲的自尊心也受到了伤害。
打骂孩子并非较好的教育方试,言传身教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让孩子自己学会辨别,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才是较好的教育方式!
扫描二维码关注江西安康中医院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