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都军大医院 >疗愈创伤之痛——勇敢对抗创伤,温柔面向世界

疗愈创伤之痛——勇敢对抗创伤,温柔面向世界

成都军大医院 2018-08-24
疗愈创伤之痛——勇敢对抗创伤,温柔面向世界

  到底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

  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主要表现为病人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即应激性事件重演的生动体验;反复出现创伤性梦境或恶梦;回避对既往创伤处境或活动的回忆,害怕和回避想起遭受创伤;与他人疏远,对周围环境缺少反应;快感缺乏。

  通常存在植物神经过度兴奋状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的增高和失眠,亦可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等人格变化,少数病人会出现消极自杀的意念,少数病程达数年之久,对病人带来非常严重的痛苦和折磨,也给病人以后的生活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事件本身的严重程度是产生PTSD的先决条件。“创伤性体验”应该具备两个特点:第一,对未来的情绪体验具有创伤性影响。第二,是对躯体或者生命产生极大的伤害或威胁。个体性格特征、个人经历、认知评价、社会支持、躯体健康水平等也是病情和病程的影响因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

  许多创伤后的生还者恢复正常生活所需时间不长,但一些人却会因应激反应而无法恢复为平常的自己,甚至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更加糟糕,这些个体可能会发展成PTSD。

  PTSD患者通常会经历诸如发噩梦和头脑中不时记忆闪回,并有睡眠困难,感觉与人分离和疏远。这些症状若足够严重并持续时间够久,将会显著地损害个人的日常生活。

  PTSD表现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症状,它的复杂性表现在常与相关的精神失调合并发展,如抑郁、药物滥用、记忆和认知问题,以及其他的生理和精神健康问题。这类失调也会伴随损害个人在社交及家庭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包括职业不稳定性,婚姻问题和离异,家庭失调和子女教养的困难。

  还是先看看几个例子吧。

  案例1

  持续一年的“高原反应”

  A女士去了西藏的雪山高原旅游,在高原上出现了高原反应:气促、心悸,呼吸困难,头晕、头痛。在当地医院治疗后好转,回到家乡,这一年来,她的“高原反应”不断的重复出现,她也仿佛在反复体验着当时的感觉,总是心悸不适,呼吸困难,严重的失眠。

  案例2

  2008年汶川地震遗留的心理伤疤

  B女士从四川到广东帮女儿照顾孩子,总是失眠,突发的心悸,胸闷不适,呼吸困难,在医院做的心电图、心脏B超,胸片等检查都是正常,解释不了的不适感。医生问及她的第一次不适的症状发作是什么时候,她慢慢的回想起,是2008年汶川地震时出现,当时她和丈夫在地震中逃出家园,亲眼目睹了房子的坍塌,当时就是这种感觉,人没事,所以她一直没在意她的不适。时隔地震灾难已经5年了,她一直被这种不适折磨着,深夜会在梦中回想起,会害怕看与地震相关的电视节目。

  案例3

  失去脑瘫孩子的父亲

  一位中年的父亲,2年多前有一个脑瘫的孩子,生活无法自理,一直是这位父亲照顾着,亲自看护,每晚和他睡觉。一天,在夫妻俩都外出,把孩子交给奶奶照看,不料在照看过程中,孩子意外去世了!虽然事后他们有了另一个孩子,但自此,这位父亲醺酒,不再与家人交谈,失眠,在家中郁郁不欢,他谈及总与去世孩子相处的画面闪现,泪流不止……

  他(她)们的共同特点都是长时间忍受折磨,却不懂得来找心理科的医生或精神科的医生进行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闯入性再体验

  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患者有各种形式的反复发生的闯入性地出现以错觉、幻觉构成的创伤性事件的重新体验,叫症状闪回。此时,患者仿佛又完全身临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情景,重新表现出事件发生时所伴发的各种情感,是PTSD最常见也是有特征性的症状。

  患者在创伤性事件后,会频频出现内容非常清晰的、与创伤性事件明确关联的梦境(梦魇)。在梦境中,患者也会反复出现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的场景,并产生与当时相似的情感体验。

  警觉性增高

  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及焦虑情绪和躯体不适症状。

  回避

  在创伤性事件后,患者对与创伤有关的事物采取持续回避的态度。回避的内容不仅包括具体的场景,还包括有关的想法、感受和话题。

  另外,在创伤性事件之后,抑郁症状是很多PTSD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许多患者难以对事物产生兴趣,与外界疏远、隔离,对未来缺乏思考和规划,思考困难,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筛查表

  这份量表可以用来帮助你判断在经历重大的创伤事件后是否需要专业的帮助和治疗。这份量表是针对成人测试的,只需要一分钟就可以完成。

  以下几个问题是人们在经历生活中的重大挫折的时候可能会遇到的。请你认真阅读,并衡量自己在过去一个月内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这些问题的影响。

  1 .关于过去经历过的创伤事件的回忆、想法和影像不断地重复出现,困扰着你?

  从不

  很少

  有时

  经常

  总是

  2. 当某些事物触及你过去经历过的创伤事件的时候让你感觉到非常的伤心?

  从不

  很少

  有时

  经常

  总是

  3. 你会回避一些活动和场合因为它们会使你想起过去经历过的创伤?

  从不

  很少

  有时

  经常

  总是

  4. 感觉到远离了人群或断绝了与人群的联系?

  从不

  很少

  有时

  经常

  总是

  5. 感到自己非常容易生气或者脾气非常暴躁?

  从不

  很少

  有时

  经常

  总是

  6. 很难集中精神?

  从不

  很少

  有时

  经常

  总是

  一般在量表中,大部分得到“经常”以上的答案可能判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去和医生或精神健康专业的人谈谈自己的症状,以得到更好的帮助。

  注:这并不是一个诊断量表或专业的评估,请不要以这个量表作为治疗的依据。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

  那么如何尽快化解创伤后应激障碍,帮助病人重新走出心理阴影呢?

  01 危机干预技术

  1、支持性心理治疗,支持患者的心理状态;

  2、学习新的应对方式,以合理的应对方式治疗危机对身体、心理的损伤;

  3、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身的能力和可以帮助自己的社会资源,以增加信心;

  4、对抑郁症状的心理治疗等;

  5、实施积极心理治疗,鼓励患者面对事件,表达、宣泄负面情感,帮助患者应对负面事件。除心理医生的心理干预治疗外,还要发动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

  02 患者的自我调节

  治愈创伤后应激障碍最终要靠患者自己,在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过程中,建议患者运用自己的能力,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患者不但是症状的忍受者们更是心理障碍的治疗者。

  1、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知识,请了解你不是孤立无援的、脆弱的,或者失常的人;你的反应是人类对于灾难的正常应激机能;

  2、和亲人、朋友、医生讲述你的感受和症状;

  3、与其他的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友建立联系,彼此支持;

  4、能够意识到自己出现紧张的症状了;

  5、使用洗澡、听音乐、深呼吸、沉思、瑜伽、祈祷或锻炼的方式来放松;

  6、你也可以更投入地工作,或参与社区活动,转移注意力;

  7、不能靠喝酒、**、吸烟等方式来逃避创伤;

  8、健康饮食、饮水;

  9、保证足够睡眠;

  10、创伤后应激障碍或抑郁的患者可能有自杀的念头,当你有这种念头时,要及时告诉你信任的家人,朋友,或医生。

  03 社会支持

  让患者在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斗争中,感到不适自己在孤军奋战,社会支持和帮助至关重要,患者家人应理解、帮助患者,但不过于替代、溺爱患者;同事、朋友、邻里应理解、帮助患者、而不是嘲讽、厌恶患者。让患者在人际和谐的氛围中,感到温暖和力量,这实际也是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组成部分。

  04 社会功能的恢复

  人是社会人,患者不但需要在治疗中缓解症状引发的痛苦,更应及早恢复学习、工作、人际交流等社会功能。为此目标,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及早恢复上学,回到工作岗位,积极参加人际交往。要知道,只有及早参加社会活动,才能更好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恢复社会活动能力。

  05 药物治疗

  焦虑、心烦不安者可选用催眠剂和抗焦虑剂,以延长生理睡眠,加强内遏制过程常用药物有佳静安定、舒乐安定、地西泮等,要注意不可过量或长期应用。

  当创伤发生,重提也无法令时光倒流。既然改变不了过去,淡忘那些痛苦会令我们好过一点吗?

  答案是并不会,创伤需要被铭记。从心理咨询的角度看,讲述只是一个开始,它意味着我们将由此踏上整理和重建内心的旅程,而不是去重复曾经的伤痛。

  曾被这个世界丢在阴暗角落里的我们,未来一定会成为不被世界所改变的温暖力量。勇敢地对抗创伤,温柔地面向世界。所以我们终将成为不可摧毁却内心柔软的人。

  其实,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基本上症状都能得到改善,可以恢复原来的生活。希望大家在了解这些症状之后,能够帮助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们,让他们尽早回归生活。

  人有一种内在复原的本能。我们能做的是帮助受难者启动内心深处那份原始动力,走出灾难的阴影,更自信、平和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愿类似的创伤,能少一些,再少一些。

文章评论

该文章暂无评价,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