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青少年沉迷网游是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沉迷网游的青少年们视力减弱、成绩下降,身心健康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家长和老师们费尽心思想改变现状,却往往难以找到有效的应对之策。中小学生为何沉迷网游风气盛行?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避免网游成瘾?
国内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87.3%的受访家长认为目前沉迷于网络的大多都是中小学生,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中小学生们普遍都拥有电子设备,以及部分网游对年龄、游戏时长的把关不严格。
尤其在暑假期间,要更加注意并且防范孩子网游成瘾。
民张红敏的孩子读小学五年级,女儿读小学一年级。她坦言两个孩子常抢着玩手机、游戏机。“我孩子小学二年级时就玩游戏上瘾了,趁我们不注意就拿着手机打游戏,家里来客人也不打招呼,头也不抬盯着游戏,已经近视了。我女儿受他影响也喜欢上了打游戏”。
某外企员工张翰(化名)的孩子今年10岁,很喜欢玩网络游戏。“特别是只有爷爷奶奶陪他时,他就玩得更厉害。周末和节假日几乎整天都在玩。”张翰说,他孩子还曾拿着爷爷的微信给游戏充钱。
来自的胡彬(化名)有一个15岁的女儿。她坦言女儿晚上放学回家后常拿手机打游戏,有时边吃饭边玩,甚至因此忘记写作业。“我管教她,她也听不进去。她自己想戒也戒不掉。她的同学里有百分之七八十都在玩网游”。
据调查显示,手机是中小学生最常用的玩网游的设备,占了近80%的比率,其他依次是:平板电脑(44.4%)、台式电脑(43.4%)和游戏机(18.9%)等。
沉迷网络会给中小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其中影响学业(64.8%)和视力快速下降(59.8%)被认为是两个最大影响。其他影响还包括:沉迷于游戏世界不能自拔(46.7%),作息不规律(46.5%),变得寡言少语,性格孤僻(44.8%),攀比游戏装备(29.9%),做事时无法集中注意力(21.7%)等。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往往集中不了精力,容易犯困,但和同学谈论起游戏时则会异常兴奋。部分孩子会出现成绩下降,甚至懒学厌学,旷课逃课的情况。
受访家长们认为,中小学生沉迷网游的两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普遍都有电子设备(64.5%)以及网络游戏对年龄、游戏时长等不设限(60.8%),当然还有些其他原因,比如学生之间弥漫着随意玩网游的不良风气(50.7%),家长把陪伴孩子的任务交给了“”电子保姆(44.0%)以及父母不在孩子身边疏于管教(27.6%)等。
国内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认为,现在的孩子是网络“原住民”,不可避免要接触网络。“网络游戏是‘双刃剑’,能帮他们交到朋友、减少压力,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损害颈椎、腰椎;有的孩子因为游戏中的纠纷被攻击、被‘人肉’;还有的孩子在网上无意接触到了色情暴力的信息之后,对他们构建正确道德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暑假期间,孩子们身边缺少了学校和老师的监管,此时如果家长们的监管不到位,他们很容易就会中网络游戏的“毒”。
针对孩子们网瘾问题日渐严重的情况,小编整理了以下几条解决对策:
1、及早预防 防患未然
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环境和优化教育手段是预防孩子网瘾的有效方法。 第一,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并尽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利用节假日陪同孩子外出旅游,打打球等。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2、查找原因 教育转化
网瘾和毒瘾差不多,一旦陷入,很难自拔。对于已经染上网瘾的孩子,他们不是不想戒除,而是因为那些游戏的诱惑力太大,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把他们紧紧地栓住。学校和家长都不能一味的责怪打骂孩子,操之过急会使孩子产生对抗心理,很难达到教育目的。而要查找原因,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谈心。
3、总结经验 持之以恒
网络用“瞬息万变“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我们不能用不变的眼光看待网络;也不能用不变的方法对付网瘾。在网络环境和网络管理还不甚完善的情况下,我们与网瘾的“战争”一刻也不能停滞,须经常总结经验教训,变换应对网瘾的方式方法,才能防止孩子在网络的大潮中迷失方向。让孩子们能业“精于嬉”,而不是“荒于嬉”。
扫描二维码关注江西安康中医院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