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以为的腼腆,其实可能是社交恐惧。
什么是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过度的境遇性害怕,即个体在公开表演场合和社交场合下担心被人审视,害怕自己会出丑。
患者在这些社交场合下常产生害怕的情绪,由此导致对这些场合的回避,感到极度的紧张和不适。
跟别人讲话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看到认识的人却绕道避开;害怕在公共场合发言;甚至害怕在公共场合用餐。
过分敏感、完好主义、自我要求高、过分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总是希望做到较好,又常常害怕自己不能做到较好。
对于社交恐惧症患者,与人的交流需要耗费巨大的心理能量的,交流一次往往伴随着身体和心灵上的虚脱感。
还分不清楚腼腆与恐惧症?看清下面九大特征,当你符合其中三条或者三条以上,你可能是社交恐惧了。
社交恐惧症的九大特征↓
1.很长的一段时间宅在家里不出门,不愿跟人接触甚至不愿出去吃饭。
2.害怕一切需要发言/表现自己的活动,因为不自信所以说话声音很小很小。
3.通常在人多的场合会自带隐身技能,并不希望任何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
4.内心世界很丰富且充满了各种想象,但是展现出来的却是无声的距离感。
5.聚会时经常是别人聊得热火朝天的,而自己聊插不进话题只能看着他们。
6.明明很孤独却会拒绝多数人的邀请,认为待在家里是最舒服自在的事情。
7.和别人说话时眼神不敢对上,觉得太尴尬所以回回都是快闪。
8.去到新的公司会害怕认识新的同事,也可以一天甚至一星期不说一句话。
9.从来不会主动联系以前的同学朋友,对别人的主动联系也不知如何是好。
10.和不熟的人交流容易成话题终结者,你问我答,没几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一旦发现自己有社交恐惧倾向时,一定要注意自我调节。
1. 自我暗示:每天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是不可超越的存在!自己改变认知,增强自信心,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变更强大,才能无谓众多困难和挫折。
2. 经常阅读:经常读些有意义的课外书籍、报刊杂志,能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而且这会有效地帮助你树立自信,在社交场合也可以毫无困难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3. 多多交流:积极的语言交流是战胜恐惧的法宝。在我们和别人的交流中,我们不仅可以有效放松心情,还会学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知识。
扫描二维码关注天津河西圣安医院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