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含羞?
家长们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越早分清,对孩子的成长越有益!
自闭症孩子通常会伴随另外一些情况
例如多动、学习障碍、发育迟缓等
性格内向的孩子,含羞、不爱说话
也被家长怀疑是自闭症
我们要怎么区分?
那么孩子有自闭症怎么办呢~
自闭症孩子与害羞的孩子区别在哪里
一般含羞的孩子
一般害羞的小孩跟人还是有交流的,只是他的交流方式比较退缩。例如一进门来,默默站在旁边不说话,偶尔会偷看你,是有好奇心的。等时间长一点,适应环境了,就会有一些简单的交流。眼神上也会有接触,可能会焦虑、紧张,但这种情感上的状态都是正常的。但是在自闭症人群里,整个表现就会不一样。
第一,自闭症孩子的眼神是没有交流的。他甚至没有注意到你的眼睛在哪里,只关注自己有兴趣的东西。有些家长可能觉得他第一次见陌生人,是害羞、不好意思看,实际上正常的小孩遇到陌生人、陌生环境也是会观察的,而自闭症的小孩眼神交流是完全没有的。
第二,自闭症小孩会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质,对于旋转的、光影变化的东西特别着迷。比如说旋转的电风扇、玩具车轮、百叶窗打进阳光,他会一直看,好像呆了一样;或者玩电灯,开关开关开关,这样反复按着玩,非常着迷;又或者是在玩玩具的时候,习惯把所有的东西摆成一长条,全部拿来排队。总之,自闭症孩子玩的方法是非常的单一、非常有重复性。
观察与鉴定自闭症
目前在医学上自闭症还没有一个很确定的起因,它很多东西有些是神经性的问题,有人说是基因的问题,有人说污染的问题,重金属污染影响到胚胎发育之类。目前为止,专家也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病因。
观察小孩互动能力,比如婴儿在3、4个月的时候,妈妈跟小孩讲话,小孩会有不一样的反应、有互动、有注意,这个就比较容易排除他有自闭症的问题。随着年龄大一点,互动性越来越高,我们就不担心了。
其实只要是照顾小孩的妈妈,都感觉得到。如果觉得小孩交流不够,这时候就需要留意一下,通常观察到2岁左右,如果交流次数以及品质真的落差太大,就需要看医生确定一下有没有自闭症的症状。
小编建议早一点,比如说1岁半应该很会互动了,如果他对跟别的小孩玩游戏没什么兴趣,喜欢自己玩自己的,或者眼神对视没那么多,觉得交流怪异,建议先带去做一些评估,看看是否排除自闭症的问题,当然自闭症它也有程度之分,有时候仅仅需要练习互动能力。
孩子自闭症怎么办?
先要走出观念上的“误区”。做父母的精神受挫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得了自闭症,既不是爸爸妈妈的错,也不是孩子的错,为了孩子的将来,一定要摆正心态,勇敢地把孩子带出去,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明智的做法是不给孩子定性,把他们作为正常孩子来看待,给予相应的教育,朝着正常孩子的方向引导。同时降低自己的标准,送孩子进普通的幼儿园,为了不给孩子“不如别人”的感觉,父母可尝试把4岁的孩子放在3岁孩子中间、3岁的孩子放在2岁的孩子中间,让他和自己起点差不多的孩子在一起,不给他造成太大的精神压力。
在家庭中,父母要多多给予孩子陪伴,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让孩子耳熟目染亲人的手势、动作、语言、表情等,相互表达和回应的方式、交流的技巧;经常和孩子出去走动走动,扩充孩子的生活经验,提高孩子融入社会的能力。
最后,孩子害羞,性格内向从某种意义上并不是什么毛病,如果想让孩子开朗活泼的话,多带孩子出去进行社交活动,不要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长久之后孩子自然会有所改变。
分清自闭症、含羞,对症下药,父母多多引导孩子、陪伴孩子、与孩子进行交流,相信孩子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扫描二维码关注江西安康中医院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