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像个独行侠,像杨过一样独来独往,多说一句话都觉得多余,觉得累,就喜欢一个人闷头宅,但凡处在人多嘴杂的社交场合就感觉浑身长了刺,见老板跟耗子见了猫一样远远躲着,因此常被领导忘记名字,被同事边缘化,成为公司里一个无感的存在。这就是传说中的职场自闭症。你知道造成职场自闭症的原因有哪些吗?你是否有自闭症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职场自闭症的4大原因
1、沟通障碍。
许多人沟通技巧不对,说出的话即便是好意,也会让人不爱听,自己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只好少说多做。但回避不能解决问题,这部分人不妨读一些人际沟通方面的书,模拟所述情景反复练习,并运用到实践中。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多给自己“我很有魅力”之类的积极暗示。
2、性格封闭。
有些人天生不爱说话,比如案例中的小刘。这类人要明白,职场自闭不利于个人发展。要见人多笑,笑是较好的关系催化剂。
3、信任危机。
职场新人常因拿捏不好尺度而遭遇人际挫折,甚至认为同事爱揪话柄、看笑话。此时要记住,与同事保持“同事关系”,偶尔聚会可以,但别把过多的私隐暴露出来,少将个人感情卷入工作,才能使职场生涯更顺畅。
4、职业倦怠。
不少人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失去热情,甚至厌恶自己的工作,也因此对与工作沾边的人或事也提不起劲头。每个人都会遭遇职场瓶颈,此时不妨向资深职场人取经,或许会受到启发。寻求擅长职场咨询的心理专家帮助也是很好的选择。专家表示,“职场自闭症”并不罕见,也不可小觑。
你有“职场自闭症”吗?
①独来独往。
②不参加团队活动。
③跟同事一起感觉不自在。
④工作场合不愿多说话。
⑤看见领导放慢脚步、不与其坐同一部电梯。
⑥开会尽可能往后坐,不想发表意见。
⑦很少参与微信、QQ群对话。
中枪3项以上,可能得了职场自闭症。
怎么才能改变职场自闭症?
1、修改关系模式。
很多人的负面标签是在自己的成长环境中被贴上的,久之也会被认为就是真实的。修改被贴上的标签和早年关系模式有关,要在放松的情境下进行。适当地向同事求助,在接受帮助后,要让对方了解到自己的感激,如果还有余力,更可以让同事们知道他们对于你很重要。没有人会觉得一种真心的信任是麻烦。关系模式修改后,自信的能力会慢慢建立起来。
2、自信成习惯。
归根结底,很多的封闭恰恰是源于对自己的不自信。人不可能在职业中对自己完全定性,如果一份工作不适合自己,那么可以去寻找最适合自己能力的。如果认识到哪一方面欠缺的,就努力补充。不要回避自我的欠缺,也不要敏感定位自己的弱势。职场也没有严格的交往标准,一个自信的人,是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影响别人的。
3、放松身心。
找个安静的地方,调整好呼吸及坐姿,慢慢地平静下来。然后采用渐进式放松方式,从头至脚全面放松。彻底放松,能打开潜意识,使自己的心身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仔细体验心灵宁静、安详以及放下所有的羁绊后的轻松感觉,保持这种感觉。
4、审视自己,寻找原因。
当发觉自己开始有“自闭症”倾向时,首先是要仔细看看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审视一下自己,是自己压力太大,还是内心里有自卑的情结?抑或是对于工作有一些不满?然后针对性地做一些处理和调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想达到的目标。在目标模糊的状态下,很难说出具体的内心需求,有些人就在“推着走”、“顺其自然”的观念下终其一生,至死也不知道自己真实的需求是什么,所以辨清自己的愿望是极其重要的功课。从心理学角度说,外界环境不是压力的来源,真正的压力源是个体不合理愿望与外界互动的结果。
5、放松心情 接受自己
喜好用文字等方式来交流,可以说是内倾性格的人一个特征,并没有什么问题,也不表示这就是自闭。内倾性格的人喜欢安静,喜欢独处或者和少数知己好友在一起,在公众场合比较少说话,但这并不等于自闭。内向和外向的性格都是自然的倾向而已,各有优缺点,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当过分内向,甚至逃避正常和必要的交往时,才可能是自闭。
保持良好心态,多与同事沟通,培养下自己多方面的爱好,这样才能防止自闭症。但这并不是治疗的手段,如果患者症状明显且发作频繁,还是应当及时就医,需求治疗手段。
扫描二维码关注成都军大医院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