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三一八医院精神科 >神经衰弱是怎么引起的?
神经衰弱七个临床表现
忧郁型:此类神经衰弱临床表现的特点是思想忧郁消沉、对外界不感兴趣,多忧多虑,遇到问题喜欢钻牛角尖。
兴奋型:这类神经衰弱临床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睡眠障碍症状,如入睡困难、早醒、醒后难以入睡等。并且,患者的自制力减弱、脾气暴躁、不能克制,事后又觉后悔,常常落泪不止。常会出现无任何原因的心情紧张、心慌意乱,遇到小小的意外则忐忑不安,心跳加剧。
衰弱型:此类神经衰弱临床表现为睡眠多、睡眠质量不高、多梦,导致白天困倦,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钝,情绪低沉,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并且,患者多性格孤僻,记忆力很差,思维能力低下,还常有食欲不振、性欲减退的表现。
混合型:此类神经衰弱临床表现是兴奋型和忧郁型表现之和。因为随着病情的发展,如果不加以治疗的话,兴奋型和忧郁型可以相互转化,两种症状兼有者就称为混合型。
兴奋衰弱型:此类神经衰弱多由兴奋型治疗不当迁延发展而成,临床表现以睡眠减少、神倦无力,疲惫不堪,自觉难以坚持工作为主要特征。患者极易急躁,常因小事而大发雷霆,事后更觉疲倦,悔恨不该;感知觉灵敏,对疼痛、寒冷、炎热等缺乏耐受性;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衰弱遏制型:此类神经衰弱临床表现与衰弱型基本相同,睡眠不但增多,而且睡得较深,但醒后仍然头昏不清,精神萎靡,甚至白天嗜睡。稍用脑力,就感头昏、头胀、头麻,处理问题能力很差。
迁延型:此类神经衰弱临床表现各种各样,症状可轻可重,并不雷同。主要是由于神经衰弱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转化而成,其症状会随着工作强度、环境及身体状况而波浪式地变化。
神经衰弱的调理方法
心理调整:神经衰弱的发生与各种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但与个人的心理素质以及性格特点也有很大关系。要想预防神经衰弱,必须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良性格,提高心理素质,全面进行心理调整。
情绪调节:不良情绪是导致神经衰弱发生和影响神经衰弱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预防神经衰弱的关键措施就是要不断进行情绪调节,时刻保持良好的情绪,正确认识自己,理性面对挫折和失败。
合理安排: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使生活顺应人体生物钟的节拍,有利于神经系统功能的协调,对于预防神经衰弱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也是治疗和预防神经衰弱的有效方法。
求助医生:接受心理医生的帮助,改变不良的性格特点。
扫描二维码关注重庆三一八医院精神科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