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种神经症,患有此症的病人性格大都情感丰富、富于幻想并易受暗示。
有数据显示,癔症患者中女性远多于男性,为何癔症比较青睐女性呢?
癔症好发于女性(尤其是年轻)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女性普遍存在着好幻想、易动情、意志较脆弱、暗示性较高的心理特点,这些特点构成了癔症易发的因素之一。
具有癔症易发特点的人,如果在其成长过程中,父母过于宠溺、或其它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形成任性、孤僻、或自我显示、好出风头、以感情代替理智,以幻想代替现实的性格缺陷,那么,一旦其人生过高的要求不能如愿,或生活发生重大变故(如亲人亡故、夫妻离异等),或受到恐吓、误解、侮辱、委屈等,就会使其心理承受能力崩溃,导致癔症的产生。
癔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疾患,会导致一些意外事件发生。且在症状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由于暗示和自我暗示的作用,在一定场合还可导致集体发病。所以,必须对癔症进行防治。如何防治癔症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因为紧张情绪是蕴酿癔症的温床;其次要加强对患者意志品质的训练,注意培养她们开阔的心胸和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还要设法消除患者的心理创伤,以“要言妙道”的方式加以开导,指导患者正确对待人生。还可采用暗示疗法,癔症常由暗示引发,也可用暗示消除。
癔症不可小看,为了防止癔症发作,尤其是女性,可在日常注意增强对癔症的抵抗力。
儿童癔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近年来儿童癔症的发病率有所升高,癔症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并危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面对缠上孩子的心理疾病,我们不禁要问,孩子患上癔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造成孩子患上癔症的原因可能有三种:
一、生理因素
躯体疾病、疲劳、睡眠不足等情况均易促发。
二、心理个性因素
突发的负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导致的精神障碍,个性或个体的心理素质对癔症的发病有重要影响。常在某些精神因素的影响下发病,这些精神因素包括:强烈的内心冲突或情感方面的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
三、家庭教育因素
儿童少年时期心理发育不完善也容易导致癔症发作。儿童心理具有天真幼稚,情绪不稳、反复无常,易受环境影响,易受暗示等特点,一旦家庭抚养教育不当,或父母对子女过分娇纵溺爱或过分关心保护易使患儿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受不了挫折和委屈等的弱点;同时癔症性格表现为情感丰富,有表现色彩,富于幻想。
如何帮孩子摆脱癔症呢?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儿童正确认识疾病,将与本病有关的知识教给儿童,使其了解本病是由于高级神经活动失调所致发作性症状是暂时性的脑机能障碍,是完全能够治愈的,而不会留下任何残产。还要使患儿了解癔病发作与本人情感体验有关,使之认识到某些性格特征与发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患儿减轻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孩子患上癔症后,家长需对此引起重视,有必要时让孩子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扫描二维码关注成都军大医院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