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酒如命,成天酒气熏天?喝出一身病,误了很多事儿,可总也戒不掉?不喝酒就难受,喝了酒就觉得舒服?如果你有类似的问题,当心,你可能被一种名叫“酒精依赖”的疾病给盯上了!“关于‘酒精依赖’,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意识,更没有真正去重视起来,事实上,‘酒精依赖’是一种成瘾行为,属于精神疾病,是需要进行专业治疗的疾病。”
嗜酒20余年喝出精神障碍
陈某,今年50岁上下,20余年前就开始喝酒,一开始虽然什么喝,但量不大,也从不喝醉,属于小酒怡情的状态。
随着工作、生活等方面压力增大,陈某饮酒量越来越大,每天饮酒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一天要喝掉白酒约2—3斤,啤酒5—6瓶。后来甚至发展到了以酒代饭的地步,睡醒就喝,口渴了就喝,不喝酒就感觉浑身无力,食欲减退,人渐消瘦,无法正常劳动,而且经常喝醉。喝醉后要胡言乱语,总说自己要当领导,要干大事业,脾气变得很暴躁,经常和人吵架。与此同时,他自己的睡眠质量也变得很差,走路不稳,经常双手发抖。且从年开始,每年均会出现抽搐昏迷发作,发作时口吐白沫,双眼上翻。
妻子无法忍受他的这种状态,反复劝戒无效后,选择了离婚。
近4年来,由于各方面原因,陈某酒量突然变差,约为原来的一半,喝一瓶劲酒就要醉了。
家人曾带陈某去医院就诊,诊断为“症状性癫痫、慢性酒中毒、慢性酒精性脑病、慢性酒精性肝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与此同时,陈某在家仍不时喝酒,已经到了日常生活都无法完全自理的地步。
在家人要求下,陈某被带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以“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入院。经过治疗后,近一个月来,陈某神志清楚,生活能够自理了,也没有明显抽搐昏迷发作。
酒精依赖是精神疾病
陈先生的故事,只是众多酒精依赖患者的缩影。“我们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逢年过节请客大家都喜欢说‘吃好喝好’。适量饮酒,无可厚非。以酒会友,举杯畅饮,也是人生快事。但过量饮酒所带来的酒依赖、酒中毒等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的社会问题。酒精依赖是一种成瘾行为,在我们,因为历史原因和地域原因,酒精成瘾的人数并不乐观。”许学明告诉记者,在酒依赖患者中,有些因酒瘾家庭破裂,有些因酒瘾身体受损,严重的酒精依赖还可能会出现精神异常,可能导致酒精性痴呆,也可能威胁到自己或周围人的生命安全。
据介绍,虽然染上酒瘾的人以前以较低收入者为多,但现在高收入、人群的比例在增加,且酗酒者出现低龄化现象,有些人二三十岁就出现酒依赖,女性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这一变化可能与整个社会的环境有关,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借酒浇愁、用酒解压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尽管如此,很多人却不认为酒瘾是病,能到医院就诊或咨询的则更少。“来就诊酒精依赖的人一般病情已经很重,大多是喝到离婚或者一身病反复住院后等情况了才来的,严重的人甚至喝到精神出现异常。”许学明说,事实上在美国,酒精成瘾与精神卫生、药物成瘾并列,“酒依赖”已被当代医学界共认为病因不明的慢性精神疾病。
酒精依赖需专业治疗,酒精依赖与一般或过度饮酒有何区别?
主要从7个方面进行认定:
1.有强制性饮酒的渴求心理;
2.滥用酒饮料的时间间隔确定;
3.饮酒的乐趣高于一切生活活动或工作需求;
4.酒的耐受量不断增高,需饮入更多的酒量;
5.清晨空腹饮酒;
6.用量不足或突然停饮会出现种种戒断症状,表现为周身无力、恶心、失眠、心动过快等;
7.戒酒之后又反复。
“酒精依赖有两种表现,心理依赖和躯体依赖。心理依赖就是对酒精的渴求,患者有非常强烈的饮酒愿望,如果不饮酒,则想酒‘想得慌’,感到烦躁、焦虑或抑郁,饮酒后这些不舒服感立刻消失,并且产生心理上的愉悦感。躯体依赖就是患者一旦停止饮酒,会出现心慌、全身冒汗、无力、手抖等全身不适感,而这些不适感在饮酒后就会消失。有的人只是单纯的身体成瘾或心瘾,不过这两种情况常常在同一名患者身上同时出现。”
精神科医生说,出现酒精依赖后,应尽早到院进行封闭性戒酒。治疗时,可使用替代性药物,帮患者度过身体依赖阶段,逐渐缓解身体不适,而慢慢解决心理依赖。酒精依赖比较难治,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心理治疗。因此,必须找专业机构帮助戒酒,也离不开多方共同努力,尤其是家人的支持。
扫描二维码关注长沙楚雅精神科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