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李长恒 >红斑狼疮的日常防护

红斑狼疮的日常防护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李长恒 2018-03-29
红斑狼疮的日常防护

  春季气候由寒转暖,是花开的季节,也是出游的好时机,但此时细菌病毒较为活跃,空气中散发着各种花粉,狼疮患者抗病能力相对较弱,特别容易因感冒及诱发过敏,导致狼疮复发。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医师王燕建议:“红斑狼疮患者春天少出门,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环境,外出戴好口罩,避免劳累,对预防疾病复发,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多发于青年女性

  王燕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是风湿病中常见的疾病,是一种好发于青年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渐增多。若未及时诊断及正规治疗,可导致多器官受损。

  本病临床表现多样。**症状各异,除少数病例呈急性起病外,早期仅有一些无特征性表现:如发热、全身不适、乏力、体重减轻、关节酸痛等,极易被忽视。也可能以某一系统或某一器官的征象为早期表现,如皮疹、口腔溃疡、脱发、淋巴结肿大、贫血、紫癜、头痛、意识障碍、定向力障碍、智力倒退、抽搐、间质或实质性肺炎、心包炎等;还可能以某一项或某几项实验室指标异常为早期表现,如蛋白尿或血尿、血常规异常、不明原因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肝功能异常、心电图异常等。

  典型病例临床诊断较容易,不典型病例需要排除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病,以及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皮肤病、过敏性疾病等才能诊断。多数患者血清自身抗体阳性、且滴度较高有助于诊断,但仍需要综合分析确定诊断。

  随着医学的发展,该病的缓解率明显提高,治存率大大延长。由于该疾病有着复发、缓解交替的临床特点,王燕表示,应把预防复发,指导病人配合治疗,做好自身保护作为重要目标。“只要时刻留意病情的变化,定期复查,正规治疗,完全可以使病情长期缓解,甚至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所以患者不必有过多的顾虑,维持良好的心态,乐观对待疾病。”

  日常防护很重要

 我们按照中医养生理念介绍一些患病后的日常防护措施:一年四季,气候变化无常,四季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春温、夏暑、秋燥、冬寒。我国古代《内经》养生理论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倡导人们应该顺应季节开展活动、调摄精神,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健康。

  春季气候由寒转暖,是花开的季节,也是出游的好时机,但此时细菌病毒较为活跃,空气中散发着各种花粉,狼疮患者抗病能力相对较弱,特别容易因感冒及诱发过敏,导致狼疮复发。建议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环境,外出戴好口罩,避免劳累,对预防疾病复发,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狼疮患者不能受阳光照射,还应该尽可能地避开阳光,如必须外出活动,应备好遮阳物品(防紫外线伞或遮阳帽),穿长袖衫、长裙等。必要时可选用防日光药物,如3%奎宁软膏、复方二氨化钛软膏、15%对氨安息香软膏等外用。另外,不要贪凉饮冷,以免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而诱发加重疾病。

  除了防止紫外线直射外,适当多喝水,减少口腔溃疡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也很关键。

  由于早晚温差较大,狼疮患者应根据气候变化调整作息时间,及时增减衣被、避寒取暖、顺时而动、防晒防疫,均是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举措。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长期的心理紧张或不良情绪也会诱发疾病复发。王燕建议,患者多参加医院举办的健康教育,正确认识疾病,和病友交流治疗体验,和医护人员携起手来,放松心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惠慈皮肤科专表示, 保持良好的情绪可促进人体气血运行,调动机体免疫机制,发挥抗病效能,对疾病的转归非常重要。同时要注意起居和饮食。总体来说, 狼疮患者饮食禁忌没有糖尿病和痛风患者多,但需掌握的饮食原则是低盐、低脂肪、低糖和优质蛋白。对于容易诱发或加重光过敏的蔬菜和瓜果,如香菜、芹菜、蘑菇、韭菜、豆荚、芥菜、荠菜、菠菜、茴香、芥末、紫云英、灰菜、萝卜叶、油菜、红豆、柠檬、无花果等应避免食用。海鲜类食物如鱼虾、螃蟹、黄泥鳅等食用后容易出现过敏现象,而狼疮患者大多为高敏体质,也应避免食用,以减少疾病的复发。

  因红斑狼疮患者需服用激素治疗,多表现为阴虚内热体质,对于羊肉、狗肉、鹿肉、桂圆、荔枝、辣椒、生葱、生蒜等食物不吃。而对于富含钙、钾以及优质蛋白类的食物主张食用,此类食物有香蕉、苹果、橙子、西红柿、蛋、奶制品、瘦肉等。对日常生活中食物的趋利避害,可起到调养身体、防止疾病复发,促进康复的作用。提倡动与静适度平衡,推荐的活动方式为散步或保健操。

  总之,科学合理的起居、精心的饮食调剂、正确的情绪调节、适度的健身活动,是防病促康复的保障。


文章评论

该文章暂无评价,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