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病因
衣原体是惟一的具有两阶段繁殖周期的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生物。分为代谢不活跃的细胞外期和增殖性细胞内期两阶段。依其抗原性质、形态和所含糖原的不同分为: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兽类衣原体(对人类无致病性)。衣原体感染人体后,首先侵入柱状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生长繁殖,然后进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内增殖。由于衣原体在细胞内繁殖,导致感染细胞死亡,同时尚能逃避宿主免疫防御功能,得到间歇性保护。衣原体的致病机理是遏制被感染细胞代谢,溶解破坏细胞并导致溶解酶释放,代谢产物的细胞毒作用,引起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其感染后获得的特异性免疫力较弱,持续时间短,易反复感染,清除不完全可造成持续感染,此外还存在大量无症状的隐性感染。
诊断
1.肺炎衣原体感染在临床及X线检查上均无特异性表现,尤其β-内酰胺类治疗无效时应进行相关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多正常,血沉常增快。确诊有赖于病原和血清学检查以及PCR检测。
2.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结膜炎、肺炎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需经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方可确诊。新生儿衣原体肺炎多发生在出生后4~11周,如合并包涵体结膜炎则高度提示为沙眼衣原体感染,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并除外其他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感染。
3.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是重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有性乱史者应考虑本病,需做相应的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并于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相鉴别,二者偶可并存发病。
4.性病淋巴肉芽肿需与单纯疱疹病毒、梅毒、软下疳及其他下肢、下腹部、臀部、外生殖器、肛门区炎症所致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相鉴别,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赖于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病原学检测。
5.鹦鹉热患者有持续高热、相对缓脉、严重头痛和非特异性肺炎表现而白细胞计数正常,有鸟类密切接触史时,应初步怀疑鹦鹉热,确诊有赖于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
扫描二维码关注石狮九州男科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