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耳鸣患中耳炎皆因腺样体肥大
佳佳今年11岁,一直觉得自己有耳鸣,听不清,然而,妈妈却以为他瞎说,小小年纪怎么会耳鸣呢?直至有一天,妈妈发现确实有时大人说话他听不见才觉得不对劲。通过检查发现,佳佳患的是非化脓性中耳炎,进一步检查,佳佳的非化脓性中耳炎是由腺样体肥大所致。
儿童就医多为腺样体肥大 孩子常现感冒症状要警惕
接诊医生长庚耳鼻喉医院杨占泉教授说:“我院接诊的儿童患者,四成左右是由于腺样体肥大引发鼻部、耳部症状后前来就诊。如耳朵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鼻部症状表现为鼻塞、流鼻涕,通常并发鼻炎、鼻窦炎。特别是出现鼻塞、流鼻涕时,很多家长往往以为孩子是感冒了,却不知道这是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鼻部症状。”
杨占泉教授表示,腺样体肥大多发生在3-5岁儿童,成年人少见。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儿童在6-7岁时腺样体发育为**,多在10岁左右逐渐退化萎缩。若儿童因经常发生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使腺样体继发感染,并引起病理性肥大,同时,还可能合并慢性扁桃体炎,这时,保守治疗一般无效,需尽早进行腺样体切除手术治疗。
腺样体肥大可引发“不痛的中耳炎” 甚至耳聋
由于儿童的鼻咽腔比较狭小,当腺样体肥大时,咽鼓管咽口极易受阻,可发生非化脓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甚至有耳聋的危险。
“腺样体肥大引发的非化脓性中耳炎,发病初期,表现为不痛、不痒、不流脓,故又被称为‘不痛的中耳炎’,因其发病时的无痛症状,往往被很多家长忽视,而当病情加重使孩子听力逐渐下降时,家长才带孩子就医,这时孩子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传导性耳聋。”杨占泉教授提醒。
因此,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非化脓性中耳炎,在治疗中耳炎之前或治疗同时,刮除肥大的腺样体,可起到解除病因的作用。
腺样体肥大不适时治疗还会影响容貌
此外,腺样体肥大还可引起鼻阻塞影响鼻呼吸,患儿需要张口呼吸,呼吸时,常有鼾声,睡觉时容易惊醒,严重的会出现呼吸暂停、喘鸣;白天精神萎靡或嗜睡、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好动,对孩子的学习影响很大。
若患儿长期张口呼吸,可影响面骨的发育,上颌骨变长,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腭骨高拱,还可出现上唇增厚翘起,换牙后牙齿排列不整齐、咬合不良等,形成特殊的“腺样体面容”。而患儿长期呼吸不畅,导致肺部扩张不良,甚至可引起鸡胸和扁平胸,或因长期缺氧而发生肺心病。影响孩子成长发育。
因此,杨占泉教授提醒,儿童出现上述情况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耳鼻咽喉专科诊治,病情轻微者,可选择保守治疗;若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腺样体切除术。如手术适时,一般效果良好。
腺样体肥大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但会波及其他耳鼻喉疾病的发生,且对孩子生长和发育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生活中,如何做好预防工作?
1、 对腺样体肥大不能轻视。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当孩子有听力不好或经常鼻塞、流鼻涕时,要想到可能不仅仅是耳朵或鼻子的病,还要检查是否有腺样体肥大。
2、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特别注意小孩感冒等情况。尤其是小孩在2-10岁期间,应提高预防,如尽量避免小孩长期感冒,流鼻涕,鼻塞,咳嗽,搓鼻子、揉眼睛、打喷嚏等症状,如果还伴有听力不好、明显打鼾等症状,则应去医院诊断治疗。
扫描二维码关注长春长庚耳鼻喉医院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