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同学们聊起孩子的学习,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各自孩子的老师。真是各种声音都有,有因为老师对孩子抓得严,管得紧,说老师是打了鸡血的;有对老师持淡定态度的;有认为老师水平太差,把原本头脑灵活、思维清晰的孩子教成了呆瓜的,真是议论声一片,整体上让我感觉,抱怨和不满较多,那些保持中性看法和态度的就算是对老师的很不错肯定了。
在整个谈论过程中,我也是比较中性的态度,但我始终坚持一点:在老师和家长对孩子成长教育的影响当中,家长是第一位的,老师只能排在第二位。我这样说,并不是贬低老师对孩子的作用。而是因为我认为教育并不仅仅只是教给孩子课本知识,更多的则是做人做事的观点、习惯,乃至由此而逐渐形成的性格。
作为老师,在完成大量的基础知识教育时,很难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的这些知识以外的教育。虽然现在强调素质教育,强调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但真正做到的却是并不容易的。何况现在的基础教育要求严重拔高,远不像几十年前我们做学生的那个年代,考个八、九十几分都算不错的成绩。现在的学校、家长,包括孩子自己本人,所有的基础学习、考试目标都是100分。我女儿在三年级时,老师就曾经当着我的面对她说过“对于你,我给你定的**分数标准是96分,低于这个分数,就是考得太差了。”当然,我理解孩子的老师,知道她是为了女儿好,对她寄予了厚望。所以,我打心里感激她,只是我不会因此而给孩子更多压力,用心、努力了就好。而这样的高分成绩,离不开老师对孩子,对知识的反复训练。更何况老师还有教学以外的课业、课题、甚至研究项目,不是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嘛!
女儿上一、二年级时,经常被同学欺负,不是手被抓破了,就是排队时被哄闹的同学推挤得摔倒磕缺了牙齿,或是尺子被某位同学悄悄拿去了,发现后向她索还,却强硬地不给,更令人生气的是有一次裤子竟被某位调皮的**恶意弄上了尿。女儿找老师告状,绝大多数时候老师都是随意地回一句“哦”,就继续头也不抬地埋头批改作业或看书、看卷子。
女儿从小乖巧、善良,但看着她不断地受伤害,我很心疼,甚至一度在心里指责老师太不负责任,不管孩子们。想跟老师沟通交流,但又有心理压力,无奈只得安慰女儿:“也许同学是不小心的,咱们就做个‘肚子里能撑船的宰相,原谅他吧’。当然,如果有人老是弄你,或者故意欺负你,你可以警告他,告诉他你不喜欢他这样弄你,告诉他如果再这样,你就要生气了,就要告诉老师了。遇到你认为严重的情况,比如受伤啦,你还是得告诉老师,告诉老师时不只是一声‘谁弄我了’,要如实把情况和老师说清楚。如果老师再是随口应一声,不处理,你觉得需要我帮你找老师时,回家告诉我,我会帮你的。当然,妈妈更希望你能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我相信你。也许老师也是因为相信你能处理好才没过问呢!
现在,已经有好久好久没听到女儿的告状与诉苦了,每天听不完的都是各种开心事。无论是有调皮捣蛋的同学“害”她,还是又被人拿了文具之类,她都能自己处理好,她甚至总结出了自己的方法“对于调皮捣蛋的同学,哄、劝、吓,三招轮流用,总有一招管用。书本、文具被人拿,就在每一样东西上贴上牢实的姓名贴,或做上隐密的小记号,每天放学清点自己的物品。有一次,新买的自动铅笔被一女生拿了,竟然有好几个女生主动为她作证,凭着笔头上的的隐密记号和证人压力,要回了自己的笔。当然,事后我和她分析:那位同学可能是有一支相同的笔,误拿了,但幸好你给新笔做了记号。取回了失而复得的漂亮新笔,女儿很开心,也对我的分析表示认同。我则表扬了女儿管理自己物品的好方法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学习不好,是老师教得不好。我则认为不能全怪老师。如果说老师教得不好,为什么班上大部分孩子都能学得很好?在我的认识中,老师进行的主要是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就意味着同起步、同前进。同样的步伐,走同样的路,为什么你的孩子走不好?如果要追究老师的责任,也就是老师没有考虑到个体,没有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我常跟女儿说,学校老师教得都是一样的,布置的作业练习也是一样的,你要想比别人更优秀,除了抓住课堂,课后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就得比别人学习、思考更多的东西。否则,学一样的知识,考一样的卷,你从哪里去超越。功夫在平时,功夫在课本之外。
去年寒假,我还跟女儿说“假期是用来调整、休息的,但并不等于可以从头至尾地放纵、荒废学习,过度的放纵自己是一种糟蹋。假期因为没有学校老师的约束,是一个变化不定的过程。你管好了自己,就能让自己暗暗变得强大;你糟蹋了假期,你就可能变得暗淡无光。一年的假期加起来,时间很长,如果好好利用,想想将会带给你多大的改变。”所以,我们每一个假期的第一件事,都是列计划表。远行旅游、日常休闲、复习巩固、课外拓展……件件桩桩大大小小的事情,排得满满,女儿总是玩得很开心很尽兴,但也丝毫不影响学习。因为我们有一共同的秘密,要让每一个假期都成为自己的“暗变”期。
上小学四年来,女儿因为兴趣广泛,“玩”的花样的多,参加的活动也很多,不但没影响学习,却在几门科目上都有稳中上升的局面。
也有家长说,我工作很忙,没精力、顾不上孩子。那么我想说一句:你自己都有理由不在乎孩子,别人还在乎什么。要知道,孩子永远是自家的,自己疼、自己重视,才能让别人重视,也才有资格叫别人重视。
我一直不赞成孩子上课外补习班以及各种培训班,除非真是孩子的兴趣、爱好,真想找个合适的老师学点东西。如果想要提高学习成绩,或是培养好习惯之类,我不认为培训班会有多大的作用。我这样说,也许会得罪很多的培训老师,但现在培训市场的火热导致的鱼龙混杂的确是事实,有几个家长能有很好的辨识能力。我曾经致电给一个有名的培训机构的班主任老师,告诉他,他们教孩子使用的教材上有错误,没想到他的回答让我一下子瞠目:“教材错误不是我的事!”我说:“那麻烦你告诉任课老师一下,以免误导孩子。而且孩子看了这个错误的例题,已经在解题时有了错误的理解。麻烦一定记得哦,拜托,谢谢啊!”他答应的倒是挺好:“好!”当天下课后,我向孩子问及此事,没想到老师压根儿没提这个事。我很失望,不只是对这件事。这坚定了原本不赞成孩子上培训班的看法。
如果实在要上,我倒倾向于上那种个人办的,人少的私人班,其实这种也不算班吧。有针对性地找合适的老师辅导,更能做到因人施教,效果会更好。
交给培训班,其实等于又回到了学校平均教育的模式。而且培训班的教学会比学校更缺乏系统管理与约束。
只要自己多用点心,点点滴滴的渗透与影响,日积月累,不敢说比上培训班好,但肯定不会差。
何况老师也是人,不是全才,也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我们只要多用点心,尽可能利用日常一切可用的机会去积极引导、影响孩子,孩子就不会差,甚至会很优秀。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江市九龙研究院微信账号